一名面向未来且不知所措的大学生。

《雷雨》观后感

  二十二号年级统一要求观看电影《雷雨》,诚然,看电影所感受到的比读剧本要直接得多。



  经典果然是经典。用如今的视角来评论,剧情可谓是“狗血”,比现在的剧尺度要大?因为国内现在几乎看不到带有乱/伦元素的剧或电影。(或是因为我的视野太小?)即使如此,依然是一部优秀的悲剧电影,是国内悲剧作品的标杆。


  话剧改编电影,也算是改编电影。听同学说电影删掉了很多,不过,我想这些删减应该是合理的。周朴园强迫蘩漪喝药的情节给我的印象极深,我实在无法理解一个人怎能蛮横无礼到如此地步。周朴园曾在德国留学,接受西方先进的教育。可是从他对妻儿、对家庭的态度来看,借用某部作品的话,周朴园依旧是“辫子长在心头”。


  蘩漪是个可怜的角色。电影先用小客厅“闹鬼”、鲁贵在小客厅“遇鬼”的情节暗示了周萍和蘩漪之间发生的事。这个伏笔非常巧妙,与之后鲁贵要挟蘩漪的情节就说得通了。我越想,蘩漪真是越可怜了。在“能闷死人的周家”生活,她的生活已是一片沙漠,长年被专制和封建礼教的风支配,她的肉体想必也如精神,一样的饥渴。她唯一的绿洲是周萍,这是绝望的选择啊。她曾在雷雨之夜里跟踪周萍,发现周萍和四凤的关系后,不惜与四凤同住,也要哀求周萍带她一起走。我看到此,心里只剩哀痛。就算她主动低进尘埃里成为红花与绿叶的附庸,就算周萍会带她离开周家,如此逃离,如此“自由”,她真的快乐吗?这真的是自由吗?蘩漪的形象代表着被封建礼教压迫、渴望真爱的女性,即使是放在今天,我相信仍能打动人心。(蘩漪是我在剧中最喜爱的角色,她散发出的魅力我根本挡不住……)


  四凤和周萍的故事简直惨不忍睹。原来“有情人终成兄妹”这个梗居然出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吗。在得知身世的时候,周萍的演员表现很不错,又哭又笑的疯癫状表现了周萍痛苦、扭曲的心境。再也受不住秘密和痛苦等多重折磨,进而举枪自尽,为这场雷雨画上句号。


  无辜的周冲因触电死在雷雨之中,与之前电线杆倒下的镜头呼应。可惜了一个进步青年啊。同样无辜的还有鲁大海,作为工人代表他几乎没有斗争经验,他也许意识不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意味着什么,再加上没有科学理论帮助,会失败是必然。可惜了一个好青年啊。


  影片展现了旧中国的黑暗之处,讲述了两个阶级、两代人之间的爱恨纠葛。这个结局,比离别更悲,比死亡更痛。


05/23/2017

评论
热度(160)
  1.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四肢冰凉 | Powered by LOFTER